精神病暴力行為

 

暴力行為的發生

嚴重的精神症狀使患者意識模糊或錯亂,不能分辨是非、固執己見而發生衝動性自傷、自殺、傷人、毀物等行為。

} 此種暴力行為常無任何準備和目的,在無意中造成大禍。

} 抑鬱症、強迫症患者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痛苦,產生消極自悲觀念,易發生自殺、自傷等。

} 病人自知力缺損,否認自己有病,拒絕住院。對精神科封閉式管理和嚴密的防範環境無法忍受,有被監禁感覺。因此,內心產生恐懼或不能滿足回家欲望而出現暴力行為。

} 藥物不良反應。藥源性錐體外系反應可能誘發對醫護人員的攻擊行為。因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出現藥源性抑鬱,為發洩不良情緒而採取暴力行為。

} 醫務人員服務態度惡劣、惡語中傷、動作粗暴,引起病人反抗性暴力行為。

 

加強自我防護意識

} 具有潛在性暴力行為的患者比別人具有4倍以上的防禦範圍,因此,不要輕易接觸患者身體。對鍾情妄想的患者,不可過分親近,保持一定的嚴肅性、舉止穩重。

} 在做治療或巡視患者時,要保護好治療盤等用品或器械,並儘量背靠牆,以免左右受敵。

} 保護過程中,握住患者的手背或手腕,切忌從掌面相握,以免抓傷,同時限制患者身體其他部位活動,如壓緊雙腿、雙腳,固定頭部,防止踢、蹬、咬。

} 若遇到有衝動傷人的患者時,不能畏縮躲避或放任不管,要大膽鎮靜地採取有效轉移患者注意力的辦法,從背後或側面阻止患者行為,不可迎面阻攔。

 

改善病區條件,創造人文環境

} 病房環境對患者是複雜的刺激,良好的環境刺激對患者起著積極的精神治療作用,應力爭減輕和消除病房的秩序紊亂及擁擠現象。

} 活動場所要寬敞,重點患者集中管理,保持環境安靜、整潔、舒適、空氣流通、光線柔和、溫濕度適宜。

} 當患者入院時,看到舒適優美的住院環境,能減輕陌生感,消除緊張情緒,提高住院興趣。

 

消除病房不安全因素

} 辦公室不得讓患者隨便出入,以防意外。嚴格執行病房安全檢查制度,對新入院、請假出院返院、探視患者等均要認真進行安全檢查,防止將腰帶、鞋帶、小刀、打火機、玻璃製品等危險物品帶入病區。

} 經常對衣服、床頭櫃、床墊下進行安全檢查,刀、剪、剃鬚刀等須在工作人員看管下使用,並及時收回。

} 治療用品,保護帶等用完後立即取回,不可遺留在病房內。